灵山岛,山东青岛东南黄海岛屿。
陆地总面积七平方公里有余,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侵蚀低山丘陵岛。
灵山岛海域因盛产海参、鲍鱼、带鱼、真鲷等海产,而成为近海的重要渔场。
但现在,因为清廷的沿海迁界,原岛上居民已尽被迁到内陆,渔船也一艘不见。
城口子港,是岛上的唯一港口,不能停泊大船,百吨以下的船舰,也只能泊十数艘。
也就是说,这里只适合作个小基地,或者建个小哨所。
现在也确实是这样,只有魏北英率领着三百兵和十条小船在此岛驻守。而舰队已经继续向北,继续在各个适宜的岛屿上驻兵派船。
在山东,登、青、莱三府都有小规模水师,但在明军水师看来,战力孱弱,并没有什么威胁。
“收工,收工。”魏北英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望了一眼烽火台方向,便大声招呼着,扛起锄头向宿舍走去。
岛上有峰火台,在中部山顶,历史很悠久。岛上居民因为经常受到盗寇的侵袭,就在此修建了一座烽火台。
当发现海盗时,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如来敌较少,岛民便群起抗击;如来敌较多,就藏入岛内的天然洞穴内。
而岛上现有可耕地五六百亩,分布在高山斜坡上,且相当的分散。
即便如此,能够耕种的话,解决几百人的粮食问题,还是没有什么问题。何况,还有丰富的海产。
“今年秋收之后,咱们就能自给自足,不用再运送粮食了。”魏北英相当地乐观,边走边笑着和士兵聊着天,“要说这岛啊,风景还真不赖,离着陆地也近。”
“长官,你要在岛上安家定居不成?”一个士兵开着玩笑,“要我说,还是在陆地,离海也近,离这岛也不远哪!”
魏北英哈哈笑着,说道:“什么安家定居,咱们要有大志向,眼皮子可别太浅啦!”
“长官有大志向,可俺们只想安居乐业。”另一个士兵把锄头换了个肩,说道:“和老婆孩子吃喝不愁,也就心满意足了。”
当兵吃粮,即便黄立想努力改变,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打败鞑虏,安享太平,更是大多数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