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北方歼灭八旗主力,还是以势相迫,逼其退回辽东,再以全国之力,攻其一隅,黄立并没有想好。
按照当时人们的标准,将鞑虏驱到关外,也就算是基本上大功告成。辽东之地嘛,能取则取,并不影响光复中华的含金量。
但对黄立来说,如果能通盘考虑,就算不能一鼓作气光复辽东,也要使鞑虏元气大伤。
刘体纯沉思了半晌,开口说道:“万岁,微臣以为若以水师行动,不必等到明年。今年入秋后,便可实施。”
“支撑五万人马的军事行动,弹药物资应该能够保障。山东沿海岛屿能占,离辽东也不过咫尺之遥。开辟新战场,既能牵制满清兵力,又能威胁其老巢……”
对于北方,满清也是捡便宜得到的。而辽东,才是他们的最后退路。实在打不过,就退到关外。
正因为有后路,满清不会与明军在北方打生打死。形势不利的时候,就象放弃江南那样,也能够放弃北方。
也就是说,想在北方歼灭八旗主力,不是那么容易。
哪怕是拿下山海关,清军也能绕道边墙,从蒙古诸部的地盘逃回辽东,就象他们几次攻掠京畿地区一样。
除非以十万之众登陆塘沽,再直捣京师,迫使各部清军回防勤王,才有可能爆发你死我活的大决战。
其实,黄立有些担心清廷败退时,会损毁北京城,准确来说,是皇宫。但战争必须取得胜利,什么文物古迹,现在还要排在后面。
虽然可惜,但光复中华比什么都重要。毁了可以重建,鞑虏却是必须要消灭。
黄立思虑已定,轻轻点头,说道:“那就制定计划,不管今年秋天有没有行动,都要尽力做好准备。”
既然一鼓而灭有困难,那就在决战前零敲碎打,尽量削弱清军的力量。直接在辽南登陆,三五万人,就不惧辽东的清军。
到时候,就看清廷的反应了。只要清军动起来,就会有破绽。
从刚开始对甘陕绿营的重视,到现在专力对付北方的八旗兵将,黄立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
只要击败北方的八旗人马,西北的甘陕绿营还有与明军继续作战的勇气?
而原来的三路北伐,黄立认为西路都不必动作,只要牵制住甘陕绿营,到最后就可能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