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尸体沉重地摔倒在尼德的身旁,污血溅在他的脸上,还带着热乎乎的温度和难闻的血腥。
尼德只看了一眼,尸体的脑袋被打成了烂西瓜,红的白的混在一起,死状惨不忍睹。
尼德虽然剧痛难忍,此时却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幸运。铁盾挡住了死亡,尽管手臂象是骨折了,抬不起来。
他也不想起来,受伤了,躺在这里没什么问题。而且,躺着能活,还装什么英勇?
打到现在,死了多少人?有骑射很厉害的,有厮杀勇猛的,可一颗炮弹落下来,轰然间便没了,好的还能有个囫囵尸首,惨的就是七零八碎。
天空灰蒙蒙的,不是没有阳光,而是烟雾飘荡,让尼德有种迷迷糊糊的感觉。
“练武还有用吗?骑射呢?好象也就是一两颗铅子的事儿。家里人还好嘛,粮价还在涨吧,铁杆庄稼能吃到几时?”
枪炮的轰鸣仍在,惨叫哀嚎此起彼伏,不时有人影从旁边跑跳而过,发出听似激昂的呐喊。
但这些,似乎都离尼德很远,哪怕是近在咫尺,他也不闻不见,只想安静地躺在这里。
开花弹的大量使用,使得以前战场上只注重的正面防护,有些过时。
弹片四下激射,很难防住。哪怕只是打伤腿脚、手臂,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战斗技能的发挥。
清军的火炮还在发射实心炮弹,在攻城中威力惊人,可面对重叠梯次的战壕胸墙工事,杀伤力则大大降低。
弓箭也是如此,射程与火枪相当,却必须暴露身体,对射姿要求甚高。
清军也有火枪,却是鸟铳,不仅口径小,还是火绳击发,速度较慢。相比明军增大口径的燧发火枪,差距明显。
武器装备的倾斜供应,使得沿海北上的明军,在这方面可堪称全军最为精良。
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各路明军也将是同样的火力凶悍。而等到线膛枪能够列装部队,黄立觉得就可以放弃盔甲这个累赘了。
嗯,也不是非要等到线膛枪。燧发枪的质量再度提升,能够装填更多的发射药,威力再次增强,也会有一样的影响。
道理很简单,在威力足够的子弹面前,披不披甲都差不多,那又何必穿着影响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