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以更大的优势取得胜利,黄立也不会有所保留。
尽快结束国战,一边医治战争创伤、恢复重建,一边集中精力向海外扩张,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走上世界之巅。
黄立笑了起来,明军打遍天下无敌手啊,自己这皇帝也要成为千古一帝。疆域最广、人口最多、最富裕、最强大……
没错,米尼枪就是革命性的出现,与后膛枪也只是一步之遥,绝对能够吊打满清和西夷。
赵平眼见万岁龙颜大悦,心情也是激动。
军工的突破和进展,果然还是万岁最喜欢听到的消息,以后要多多汇报,兵工厂那边,也要多加督促。
“燧发线膛枪,再升级的话,可以是火帽,然后是针刺后装枪,或是撞针式击发,子弹也能改进,加底火的金属壳,还有无烟火药……”
黄立已经为几十年,或者是上百年的枪械发展,规划好了路线。也只有不断的进步,才能始终保持领先,在对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作弊。需要上百年才能摸索和研制出来的武器发展路线,却只在黄立几分钟的思考之中。
黄立赶去办公的殿室,赵平告退而去。
看着一撂奏疏题本,黄立并没有厌烦和疲累的感觉。这是他必须完成的工作,要掌控帝国的运行情况,使之沿着自己设计好的轨道前进。
其实,通过放权,他的工作量已经大为减少。再有机要处的辅助,处理起来更加容易。
除了军事上要多投注精力,很多政务已经不用他再费心劳神。
各项政策举措已经制定推行,只剩下一些小问题的解决,小的调整,不会影响到大政方针。
抓大放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该做的事情。否则,事无巨细都自己来管,要那么多臣子做什么,吃干饭吗?
黄立从已经分好类的奏疏中,先阅看各封疆大吏呈送的。特别是缅甸、嘉定和东宁府的,他一直给予重点关注。
驻缅总督陈进才上奏,进军下缅甸的准备工作还在加紧进和,在霜降后能够按时发动,争取一气打到大光(仰光)。
各家土司的三万联军,经过了明军的严格训练,并装备了燧发火枪,配备了几十门青铜火炮,实力相当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