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外,一处卖茶汤的草棚,几人坐在其中,似乎正在避雨。
何春义喝着茶汤,是用炒得焦糊的枣子所泡,倒也算有些滋味。
杨起隆望着远处笼罩在雨中的京城,叹息道:“京城已死,我的人也快熬不住了。”
他的发展对象主要是包衣奴才,随着粮食供应的紧张,旗人也不得不精打细算,减少府中的奴才数量。
一些包衣被分到庄田去劳作,一些包衣进入军队,城内的人员大为减少,这让杨起隆有些愁闷。
在京城举事的幻想,一直在杨起隆心中。尽管何春义多次劝说,可他依然觉得还有希望。
何春义却不以为意,除了在京城的几个耳目,他已经把人员都撤了出来,向周边的乡村发展。
而且,他还集中了人手,抢掠了几个豪绅地主,获得了不少资金。
“再怎么发展人员,要在京城行动,都是危险,且得不偿失。”何春义放下大碗,缓缓说道:“留下少量人员继续打探消息,其余的还是在外发展更好。”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乱势已起,趁这机会招兵买马,才是正着。或占山为王,或招安为兵,以后者为最佳。”
能够拥有合法的武装,哪怕只是县城的守城兵或汛塘兵,或者是衙役,也能在将来发挥不小的作用。
杨起隆点头赞同,但心里却不这么想,没有何春义这般的隐忍心性。
这也是何春义一直不想涉入过深的原因所在,图谋太大,容易暴露,倒不如脚踏实地。
毕竟,他们再怎么发展,也不会是北伐的主要力量,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便已足够。
军情部虽然发来了指示,但也没有强制性的任务,甚至还特意强调,安全第一,不必兵行险着。
显然,对于北伐,已经是极有信心,军情部可是了解情况最全面的,从态度上便能猜出大概。
“这是最近打探到的消息。”杨起隆将一个小册子推了过去,笑着说道:“比较繁杂,还需要何大人甄别筛选。”
何春义点了点头,说道:“过几天再联系,还是老地方,老暗号。有一批武器,我告诉你存放地点,你带人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