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 第525章 优势在我

第525章 优势在我(1 / 1)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很多人在历史长河中被洗白,或是斑斑劣迹被遗忘。

皇商八大家便是其中一之,对于后世的遗忘,黄立并不感到意外。

所谓的迟来的正义,黄立觉得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只要他有能力,现在就要让人们知道恶有恶报,报应不爽。

杀人放火金腰带,铺桥修路无尸骸。黄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绝对不允许再出现这样的咄咄怪事。

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黄立尽了全力。

说问心无愧也好,自欺欺人也罢。至少,在光复神州,振兴华夏的功绩上,黄立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

随着冬季的来临,在南京感觉得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对于青岛和辽东的布置,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

冬季将是辽东休战的时期,但谁知道鞑虏会不会以为适应寒冷气候,再对辽东明军展开进攻?

有备无患,是黄立的原则。数万人马在辽东,自然要保证万无一失。打败仗是不太可能,可后勤保障,却是万不可少,重中之重。

这一个冬天相当重要,将士们有适应寒冷的时间,金州也将打造成坚固堡垒。又有不冻港旅顺,还可以打造内河船只,准备明年水陆并进,进取辽沈。

至于青岛,要塞将继续扩大,并增派两镇人马,囤积大量粮草物资。既保证随时能够支援辽东,又能在江淮进攻时,起到策应作用。

从清廷得到的最新消息,黄立知道进军辽东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

一是从北方调动了两万人马,使得鞑虏的兵力减少,有利于明年的北伐。

要知道,清廷为了支应这数十万大军,已经是财政紧张、钱粮不敷,想扩军也是力不能及。

清廷不仅向辽东增兵,还有了移民的风声。显然,他们也对守住北方信心不足,唯恐形势危急时,仓促间撤回关外有些来不及。

这其实是黄立最希望达到的目的,只要清廷开始行动,人心混乱就不可避免。连满人都有逃回老家的准备,那些绿营汉军又岂肯再卖命?

在黄立看来,清廷作出哪种选择,已经是颓势尽显,都对大明有利。

硬挺着不撤,黄立就会加强海路大军的实力,在鞑虏出关的通路上,展开大的行动,予以切断。

最新小说: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 为妃 穿越汉花式养瞎夫郎 死对头为我生崽了[娱乐圈] 我拿的剧本不对劲 开局流放?厨艺在手,天下我有 穿越后,我靠摆烂养出两个权臣兄长 八零热辣军婚,假千金当后妈养崽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