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虽然清廷也要营造出喜庆的气氛,要各家商铺,甚至是城中宅府和居民,要张灯结彩。
但看人们的脸色,随处可见的乞丐,再怎么粉饰,也是徒劳。
清廷也没有办法,收买人心需要钱粮,他们却是拿不出来。窘迫的财政,连供养军队都捉襟见肘,需要精打细算呢!
而到现在,清廷还不明白,与新兴大明的差距已经难以弥补,甚至会越拉越大。
不仅仅是地域,以及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差别。
在经营手段和思维意识,乃至长远眼光上,一群落后数百年的鞑虏,怎么和黄立相比?
意识不到这个关键,鞑虏从上到下也就根本不明白,与明军的抗衡是徒劳的。只要黄立不出意外,他们已经没有了生路。
随着明军北伐趋势的越来越明显,北方形势也越来越紧张,寄希望于明军内乱也越来越渺茫。
朝堂上,康小三紧绷着脸,扫视着下面的大臣,胸中有不甘的怨忿,更有压抑不住的怒火。
年前,鳌拜已经开始迁徙旗民,闹得怨气升腾。康小三对此强力反对,但他还没有亲政,反对的声音被无视。
“过完年,朕就能效父皇之例亲政,从而力挽狂澜,扭转颓势,再次兴兵江南,重复大清之兵威。”
康小三暗自咬牙,目光扫过立在下面,不拿正眼瞅他的权臣鳌拜。
没错,鳌拜在他心中的定义已经明确。但权臣和乱臣,还是有些联系,康小三并不敢往最坏的地方想。
索尼病情加重,但还在硬撑。并且暗中向皇帝、太后通气,过完年便会上奏,请皇帝亲政。
这无疑又给了康小三不小的信心,他自信在亲政之后,便能一扫颓势,重振大清国威,再与南方的伪明政权抗争。
人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比谁都行。等到他能发号施令,才会明白知易行难,自己并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儿。
但到那时候,人们可能又会找到借口,什么生不逢时,什么命运多舛,什么臣子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