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认真地倾听着,知道国战大胜,皇帝要借大胜之威,对江南的宗族势力下手了。
南方的宗族势力强大,宗族自立宗法,尤其是宗族拥有处死族人的权力,这本身就是违背国家律法的。
但很多朝代对于地方的治理,却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政策。原因很简单,朝廷想通过宗族来实现对基层的有效管理。
在很多帝王看来,宗族是皇权的支持者,赋予宗族很大的自主权,也能够维护皇权。
但这样的政策,以及公开承认的宗族权力,却使得宗族的势力日益膨胀,造成了一些地方私立禁约、条规等。
有人犯罪却不报官,反而是按照族规宗法处置,国法威严和社会政治必然会受到冲击,宗族势力也会在不断地膨胀中失去控制。
即便在后世,农村宗族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也在国家严厉打击之列。
“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以广东和福建为最,朝廷也当以这两省为重点。首先进行祠堂整治,以查禁流弊,清除诉讼之源……”
皇帝朗朗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对宗族势力进行打压和整顿的步骤和政策,也呈现在于成龙面前。
查禁祠堂是第一步,因为宗族管理通常以祠堂为健讼之地,相当于公堂。没有了审案之地,宗法就失去了很大的权威。
整治祠堂的同时,则是对宗法族法进行审查,与国法相悖,甚至是超越国法的,将予以删除。
族长的人选也要报备官府,由官府审核批准,授名为“宗正”。
这也是一道限制,族长的人品不好,是乡间恶霸,官府不承认,还有什么权威?
而且,利用宗正制,朝廷也能有效加强地方的管控。
毕竟,宗正还能够有效约束族人的行为,宗族作为一个整体也比较好管理,一旦发现害群之马就能尽快处置。
黄立深知,宗族观念已经深植于国人的思想中,敬畏之心对族人形成了威慑,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
“宗族对朝廷来说,有利有弊,整治起来也就四个字‘兴利除弊’。”黄立看着于成龙,缓缓说道:“御史有纠察监督之责,地方官吏更要深入了解政策。”
于成龙躬身道:“微臣明白,必在这一两年内解决宗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