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的性格就是畏威不畏德,只有强大和残暴才能使他们恭顺服贴。
说白了,就是犯贱,欠揍!越是打得狠,叫爸爸叫得越是欢。
“明年征讨完吕宋,南海舰队也能抽调出一支舰队,在东宁府待命就好。万一倭国不识时务,就打他个狠的。”
黄立不认为倭国还有实力与大明抗衡,但也料敌从宽,要提前预备出足够的兵力。
海军陆战队还要扩充,南洋、北洋、印度洋三大海军,都要有两万,才能够独力作战,并保证稳操胜算。
扫清宗族势力后,内地的驻军还要缩减,四川、甘陕,以及北方的军队则要保持,以备对漠西蒙古用兵,收复西域和青藏。
后金崛起后,漠南和漠北蒙古诸部相继归附,向其称臣纳贡。
崇祯十年,漠西的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首领和硕特部顾实汗向皇太极遣使通贡。
清政府赐给甲胄弓矢,令其管辖厄鲁特诸部。这样,除漠南蒙古归属满清外,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
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部又名绰罗斯部,其余三部则是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和和硕特部。
随着准噶尔部的逐渐强大,和硕特被迫迁到青海和西藏,土尔扈特则迁到前钦察首都萨莱(阿斯特拉罕),杜尔伯特也屈服于准噶尔。
厄鲁特四部联盟至此基本解体,但准噶尔部的扩张并未结束。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准噶尔部有进攻青海和硕部的迹象。同时,天山以南的回部(维吾尔族),可能也是准噶尔部攻打的目标。
黄立知道,准噶尔部的野心是吞并漠西蒙古各部,成为西北草原的霸主。
如果只是如此,黄立还不急于对准噶尔部用兵。但准噶尔部背后,有沙俄的怂恿和支持,这性质就完全变了。
“还是要等一等,让准噶尔部进攻和硕部,我军再适时出击,收复青藏。准噶尔部的进攻和吞并,也会让蒙古诸部向大明靠拢,甚至是请求内附。”
蒙古诸部在互相攻伐时,丝毫不会因同语同族而手软。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更多的是部族概念。
所以,不仅满清有隙可乘,能够分而治之。大明也一样能够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