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是把双刃剑,好的是能约束族人,安定社会秩序,减轻官府的工作压力;坏的则是能与官府分庭抗礼,甚至能凌驾于官府之上。
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黄立没有说,但却更为在意。
海外华人众多,但却是多灾多难的。究其原因,就是三个字“不团结”。不仅不团结,还窝里斗。
起初,沿海的老百姓下南洋,宗族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因为下南洋奔生活,风险可不小,同个宗族的人自然更加信任,更能依靠。
同宗族的人迁徙到海外,发展顺利,又会老乡带老乡的方式,迅速聚集一批人过去。
这些人到了当地,就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把单个个体的风险控制到最低。
而反过来宗族关系让华人更有凝聚力的同时,也让华人对宗族产生了依赖,局限了华人的思维和目光。
因为秩序方式都是以宗族为基础的,对宗族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甚至宗族与宗族之间也难以产生认同。
同乡同袍会带来很强的小群体凝聚力,以这些小群体为基础,又发展了很强大的华人帮会组织。
说白了,海外华人是众多的小群体,却不是整体华人的大团结。
不同群体因为宗族而分隔,也会因为利益和观念而产生各种矛盾。不用外来压力,这些群体的争斗,就耗尽了华人的力量。
华人下南洋,正所谓“成也宗族,败也宗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宗族是弊大于利。
虽然现在大明国势蒸蒸日上,作为海外华人强大的母国,不会让他们受到西夷和土著的欺压和伤害。
可万一大明国势衰弱,海外华人就要靠自己。从人数上,他们并不算弱势,能够团结起到一致对外,也是旁人不敢轻侮的。
整治宗族势力有如疾风暴雨,随着朝廷的旨令,从福建的莆田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开始,逐渐扩展开来。
都是调动了军队威慑镇压,就差把刀架在脖子上了,谁还敢螳臂挡车,自己找死。
有劣迹的族长毫不留情,阖家流放;不称职的族长更换,向官府报备等待批准;与国法有冲突的族法全部修改删除,再由官府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