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这个词在明朝不知道有没有,但归化却是肯定有的。
明朝军队中,就有很多归化的蒙古人,一些人还为国捐躯。比如满桂、猛如虎等等。
再往上追溯,唐朝时的番将也不少,很多还是战功赫赫,非常出名。
比如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突厥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和契苾何力等等。
当然,差点掀翻大唐的安禄山和史思明也是胡人。这是反面教材,也是个别的,倒不必因此而因噎废食。
一个开放自信的大国,在用人上,自然能够不拘一格,不问出身、不看族属,只看你的忠诚和本事。
忠诚嘛,不管你是热衷于高官厚禄,还是图名图利,大明都不会吝啬。
“大唐能开放包容,大明却远是不如,应该是中间有蒙元的缘故吧?”黄立有些疑惑地问道:“或者,还有别的原因?”
张默想了想,说道:“唐朝皇室有胡人血统,且唐人极度自信,这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
关于李世民等唐代君王到底是不是少数民族,史家一直有争论。
然而,李渊之母独孤氏和杨坚的独孤皇后是亲姐妹,而独孤一族为当时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
也就是说,李渊和表兄弟杨广都有鲜卑血统。
同时,李渊的妻子、李世民的生母窦皇后,又是汉化了的南匈奴人后裔。
所以,勿庸讳言,唐朝皇室确实有胡人血统。理学大师朱熹,就坚定地认为李世民家族是“胡人”。
当然,李家是坚决否认的,还搬出了“老子”这个祖宗。谁让姓李的名人不多呢!
所以,李家王朝任用的番将根本算不上是外族人,在他们看来,更像是“自己人”,没有那么多的心理障碍。
而唐朝的繁荣富庶、一家独大,以及开放包容的心态,确实造成了唐人的极度自信。
那时候,大唐不仅在亚洲,在世界上也应该是巅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