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仰光。
正月二十,欢庆元宵节的痕迹仍在,气氛却被万军出动、千船竞发的肃杀所替代。
“大人请静候佳音,末将这便登船启航了。”夏国相向着缅印总督陈进才拱手施礼,脸上丝毫没有出征前的凝重和紧张。
三万大军,分为三批攻伐孟加拉,他率领的是先头部队,不仅是精锐,还有三千装备线膛火帽枪的精锐中的精锐。
再凭借三十门火炮,以及数十艘海军舰船,登陆吉大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或者说,能够轻松地碾压当地的孟加拉土邦的守军。
陈进才微笑颌首,说道:“那本督就等待捷报,再率第二批将士前往增援。”
夏国相微微躬身,表示领命,带着十几名侍卫,大步向停靠在码头上的巨船走去。
看着夏国相昂然阔步的背影,陈进才还保持着微笑。
吴系的几位领军之将已经被分散在各处,虽然还是高官厚禄,但手下的兵将已经不是原班人马。
如果竭忠报效,不违法犯罪,前途还是光明的。即便退役,也会安享福贵。
而陈进才作为大明扩张的第一位总督,既得到了皇帝的指点,也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能力。
关键是头脑灵活,不迂腐。别看模样温和,也不是武将,但却足够心狠手辣。
当然,这是对缅人来说的。缅甸能够稳定下来,缅人能够服顺,并为大明所用,那是恩威并施的结果,也是残酷杀戮的震慑。
一艘艘海船缓缓驶离,扬起风帆,向着辽阔的大海驶去。
离陈进才不远,是同来送行的几位土官,安坤作为侯爵,自然是中心,被众土官簇拥着。
“第二批登陆孟加拉,侯爷倒是不急。”叉戛摸着颌下的胡须,看着安坤的侯爵服饰,不掩眼中的羡慕。
安坤自去宣慰使土官之职,却得到了朝廷的赐爵。这不好说是得大于失,毕竟在很多土官看来,世袭的土司,还是更实惠一些。
但在安坤看来,却是利大于弊。从此不再朝廷顾忌防范,甚至是打压,担心被安上罪名而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