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孟加拉军队还在不断承受着明军火炮的摧残。哪里人多,明军的火炮便向哪里开火,已经是自由射击,不再齐火。
其实,步兵的进攻遭受的伤亡更大,在明军猛烈的火枪轮射下,高地下阵地前,尸体枕籍,血流成河。
只不过,在孟加拉军队的眼中,一炸倒一片的炮轰,才更令人心惊胆战。恐惧和失败的情绪在蔓延,军心士气跌落到谷底。
穆希巴德的内心也在动摇,但还抱着一线希望,不时远眺,等待着骑兵部队取得突破的好消息。
他心里清楚,军队的忠诚并不是直接对他,而是手下的将领。一旦战败,寄希望于驻守各地的将领效忠卖命,恐怕并不靠谱。
而临时征召的壮丁,则会四散奔逃,象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一样,跑回家里瑟瑟发抖。
所以,今天的会战非胜即败,失败可能就是末日,并没有多少转圜的余地。
远处的枪炮轰鸣,牵动着穆希巴德紧张又忐忑的心。
在军心士气即将耗尽的关键时候,骑兵的胜败成为了压倒孟加拉军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步兵的进攻再一次败退下来,幸存的士兵带着满脸的恐惧,头也不回的快步逃跑。
倒地的伤兵惨叫着、呼救着,却没一个人停下脚步,仿佛瞎了聋了似的,从他们身边匆匆而过。
穆希巴德看了看身旁的将领,从他们的脸上,他看到了恐惧,看到了犹豫,看到了畏缩,种种复杂的情绪中唯独没有英勇和愤怒。
而在远处的军队,也有了骚动的迹象。只要下达撤退的命令,或者是败势已定,很可能就是全线溃败。
远方传来的激烈的枪炮声减弱了,穆希巴德有如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目光投向西侧,又转向高地。
或者是骑兵送来捷报,或者是高地上的敌人陷入混乱。穆希巴德期盼着,等待着,简直是望眼欲穿。
终于,远处腾起了烟尘,马蹄声也由远而近,由轻到重。
穆希巴德的心中一沉,有了不祥的预感。如果只是报信儿,不会来这么多的骑兵。
果然,随着骑兵越来越近,仓惶败逃的样子便看得更加清晰。没错,就是毫无队形的狼狈逃窜,好象后面有洪水猛兽在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