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目前的政治中心移到了隆州,一行人自从出了边关,就一直在关注这片陌生的土地,它的民风民情都与北离大相径庭,但也绝不是传闻中的南诀风气。
每座城池里总有几栋高耸入云的文书阁,街边石阶上还有许多穿着朴素的孩童手里捧着书,城镇的街道繁华热闹,随处可见的异域外邦人,他们穿着中原的衣裳,操着一口中原话站在街边和小摊贩们砍价。
哪怕是经过一些寻常乡野,也能看见百姓们身上的鲜活气息,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儒剑仙谢宣在萧瑟等人出发前追了上来,一路同行,当他从北离的边关踏入璇玑境内时,一种豁然的激昂之情油然而生。
“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
谢宣熟读天下文书,一个书箱一把剑走遍了天下各处,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生民之景,他忍不住感叹道:“君明臣良,民康物阜,此乃大治之景啊!”
萧瑟的队伍里除了同行的几个使臣,还有雪月城和青城山弟子,都是年轻一辈的少年少女,从进了璇玑的领土就一直很兴奋,他们吃吃喝喝买买逛逛,玩的不亦乐乎。
反倒是队伍的领头整日躲在马车里,不见人影。
谢宣说完,只有一个叶若依回应着,其他人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玩了。
“轻徭薄税,富国安民,这本就是盛世之景。”叶若依在心里叹息,如果不是太安帝的一通骚操作,也许这颗耀眼的明珠是属于北离的,可惜皇权倾轧最是没有道理可言。
谢宣磨着墨,挥毫如雨,不仅写诗记录下自己这一路的见闻,甚至还整了本游记,面对叶若依的目光,他很坦然道:“人嘛,不过须臾百年而过,此时的我是天下剑仙之一,但过个百年谁还记得呢?我写书就不同了,多写个几本,总有能流传到后世的,难道这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生吗?”
叶若依默默点头,她似乎get到了什么,找了本空白书页,开始写写写,谢宣放下笔时,凑过去看了一眼,顿时露出钦佩的表情。
《北离皇子和璇玑女帝的爱恨悲欢》、《绝世仙人娇宠初出茅庐傻小子》、《倾国美人如何俘获冷面杀手》……
“你就不怕被套麻袋吗?”谢宣像是看大佬似的看她。
叶若依写完一段后,面不改色道:“有一种笔风叫春秋笔法,还有一种投文方式叫匿名。”
谢宣:……6
两人都快写完了一本书,才终于赶到隆州。
比起路上经过的城镇,隆州无疑更加繁华,车队还没进城就有璇玑的礼官接应,可队伍里的人却都没有看见永安王,他才是使团的主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