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大年初二这日,贾敏按照风俗习惯,带上女儿回娘家过节,吃年茶。
一家子骨肉都聚在荣庆堂。
贾敏端坐着,给每一个磕头拜年的晚辈发红包送礼物,贾母、贾赦、贾政等也准备好了给林黛玉姐弟的礼物。
等一切送完,贾母才笑着拉贾敏在身边坐下。
“往年初二,都只有看着别人回娘家过节的,今年总算叫我等着了。”
贾母心情相当好,底下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外孙女乌泱泱站了一大片,像她这般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人,到了这个年纪,图的就是阖家团圆,人丁繁茂,次者才是合族兴旺。
贾家虽然败落了,但还没到破落户的境地,更何况贾家是真的人口昌盛,比起林家每代的小猫三两只,他家在这方面可以稍稍骄傲一下。因此贾母是真高兴。
片刻后,又说起林青玉,贾母笑道:“青儿生得太好了,连圣人也喜欢,这原是你和林海的福气,以后这孩子的前程不用愁了。”
可能是这些年林如海和林青玉时常在家中讨论政治政策,给了贾敏、林黛玉一定的熏陶,叫她们有了远超常人的政治素养和警惕意识。
贾母这话入耳,贾敏和林黛玉立刻意识到她在套话,不约而同的对了一眼。
“那孩子是个倔脾气,也就母亲喜欢他,才觉得他哪哪都好。”贾敏指了指站在贾政身后当鹌鹑的贾宝玉,笑得慈爱:“依我说,宝玉将来才是有大出息的呢。”
头一次从小姑子口中听见这样的好话,王夫人心里得意,嘴上还要谦让:“姑太太可别夸他,越发纵得他没边了。”
花花轿子众人抬,贾敏借着这话题,聊了起来,一气将贾母试探的话语给落到了一旁,无人提起,贾母也不好追着问,只能含笑看她们姑嫂说笑。
一时,贾敏又说起宫里的元春,只道她年纪大了,该接出来婚嫁了。
王夫人赶忙问:“姑太太这么说,莫不是见到我苦命的女儿了?”
贾敏却没答,只道:“你也知道元丫头在那深宫里不好过,偏她如今到了年纪,还在那里头蹉跎年华,难道就不想接她出来?”
王夫人忍不住看向贾母,却不见贾母有任何意动神情。
王夫人平生最得意的,就是生的三个孩子——贾珠一路考到了举人,若不是命不好,她这会儿怕都能享长子的福了;幼子含玉而诞,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将来必有大造化,对此王夫人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