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解决完马道婆的事,林青玉也没心思关注后续发展,收拾了一通,直接下了江南,正好赶上梅子黄时雨的季节,一路坐船赏雨,倒也不算无趣。
林家在金陵没什么故交,林青玉也不必上门交际,到了金陵就住进二管家提前买好的院子,闭门读书。
一读就是三个月,期间有消息灵通的姑苏府学子上门邀请他参加诗会,林青玉一概婉拒,但若是正经上门求教的,他也不吝啬指点。
一晃就到了八月,林青玉便提起他熟悉的考篮,穿上秀才服,出现在了金陵贡院门口。
此刻正是夜半,夜色沉沉,夏日的暑热还未全消,幸好半夜清风宜人,虽然排队辛苦,但却教学子们免受了暴晒之苦。
提前等候入场的秀才们三五成群的站满了场地,林青玉就算长了个子,站在这些成年及冠者中间,还是有些不够看,尤其是这种人山人海的情况下,他很快就被挤没了身影,二管家站在外场,抻着脖子瞅半天,也没找见人。
很快有官差来维持秩序,各府有各府的排队通道,林青玉眼尖找到了姑苏府的队伍,才站了一会儿就轮到他检查,衙役细细查过他身上和考篮里的所有物品,确认无误后,便放了他进场。
进场后又等了许久,直至天色将明,才拿到自己的号舍牌。
林青玉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起码每次考试,从来没分到过臭号。八月的江南地区依旧闷热,这个时候的臭号,估计很容易发酵。这次的位置比较靠前,很容易见到考官的那种。
在号舍简单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几声锣鼓喧鸣,龙门关闭,正式开考。
拿到考卷后,林青玉整体看了一遍,发现对自己而言没多少难度,提笔唰唰答了起来。
正答着题,感受到别人的视线,抬起头,刚好和监考官对上眼。
对方还是个老熟人——前不久和他文辩战败的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天明。
杨天明八风不动的收了视线,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带着一群监考官去别处巡逻。
林青玉笑了笑,既然知道考官的身份和文风,那就更有利于他做答了。
从八月初九开考,连着三场,期间下了场雨,直到八月十六结束,刚好在考场内过完中秋节,林青玉甚至很应景的从空间偷渡了一块月饼来吃,他的号房恰好可见明月,也算没白白错过中秋。
……
接下来的阅卷,和林青玉一个考生关系不大,因此他很有闲心的在金陵城内溜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