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标是先分析这十份病历,最先完成的人可以优先选择剩下的那一堆,陈鸣站在桌前,看着面前的病历资料,嘴角微微上扬,觉得这种方式挺有意思的。
用病历来开药方,这种竞赛形式挺新颖,尽管它有局限。
中医强调观察、听声、询问和触摸,如果病人不在眼前,许多信息就难以获取,不过,既然王家提供了这些病历,应该是经过筛选,可以处理的。
王振华宣布比赛开始,并给定了两小时的时间限制后便离开了现场,大家都很自觉地投入了工作。
陈鸣拿起一份病历,发现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题目还挺有分量的。”陈鸣心想,并对王家的实力表示认可,使用这么珍贵的病历作为测试材料,显示了王振华的气魄,陈鸣的目光变得坚定。
“瞧,他写得多快!”有人注意到陈鸣迅速地写下药方,他几乎是一目了然,随即就开始落笔,几乎不需要停顿思考。
在其他人还在琢磨时,他已经动笔了,旁观者对此感到惊讶,怀疑这种速度能否保证药方的有效性。
“看,他已经去配药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当其他人还在犹豫时,陈鸣已经开始熟练地配制药物了,动作干净利落。
陈鸣在配药时似乎一次就能拿准分量,无需复秤,手法精准无比。
人们纷纷议论,觉得这种技艺实在难以置信。
他们已经在中医学院学习多年,按方抓药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因为药方上都会清楚地标明所需药材的数量和名称,照着抓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有些许偏差,第一次可能抓多,需要减掉;也可能抓少,需要补足,要做到一次性准确无误,并不容易,哪怕经验丰富了许多。
只有那些行医多年的老医师,才能凭手感精准配药,但他们也未必每次都能分毫不差。
而陈鸣却做到了一次性完成,无需复秤,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有人认为这只是唬人之术,不愿相信是真的。
苏向霖,一个学医五年的学生,平时成绩优异,对开药方和抓药都已驾轻就熟,他认为自己的速度已属高手,本以为能赢过陈鸣,但陈鸣的动作却快得出奇。
他觉得,陈鸣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了药量的准确性,甚至认为这样做是对病人生命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