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5月15日,李奇维在侍卫的带领下,正式踏入紫禁城。
这时候京师的面积远没有后世的大,主要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
其中内城的中心区域是皇城,住的都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
而在皇城的中心,则有一块长方形区域,那就是紫禁城,是专供皇帝本人、皇子、妃子们居住的。
紫禁城由明朝永乐帝朱棣所建。
当时朱棣把建文帝拉下马后,由于南京是对方的势力范围,不好掌控。
于是,他就把都城从南京城搬到了京城。
明清两代,紫禁城都是皇帝及皇室成员的住宅和办公地点。
它建筑的整体布局,大致可以概括为“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紫禁城的南门就是知名度最高的“午门”。
在午门外面有一大片平地,那里是六部官员办公的场所。
这里已经不属于紫禁城,而是属于皇城了。
同时,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分界线,就在午门外,还有左祖右社。
左祖是指左边的太庙,里面供奉着清朝各位皇帝的牌位。
右社是指右边的社稷坛,象征清朝立国之本。
而紫禁城内可分为前朝后寝,它的分界线是乾清门。
乾清门前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等最重要的仪式都在这里举办。
这里是紫禁城的门面,代表着皇家的高贵与神秘,象征意义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