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维从紫禁城出来后,便去吏部挂了号,正式成为大清的官员。
办理手续时,他倒是没有遇到什么不开眼的人上前挑衅。
当官的都是人精,没有利益冲突,谁也不会主动找事,给自己树敌。
万一惹到不该惹的人,只能回家种地去了。
李奇维这个管学副大臣,名义上统管全国所有学校。
但是目前由于各省都处于新式教育改革的初期,情况混乱,难以集中管理。
所以,在他的建议下,他的职务得到调整。
管学大臣张百熙主管京师大学(已改名)的改革事宜,而管学副大臣李奇维则主管广东大学的改革事宜。
按照李奇维的提议,广东大学将是一所完全借鉴西方的新式大学,必须要一个有经验的人担任校长,人选不言而喻。
所以,李奇维刚刚来到京师,马上又要返回广东了。
他将以帝师的身份,以管学副大臣的职位,兼任广东大学校长。
北有京师大学,南有广东大学。
这两所大学将会是清朝大学教育改革的领头羊,发挥出模范作用。
而李奇维本人,则成为了当前清朝教育领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1903年6月1日,清政府下令加快新政的改革力度。
其中在教育领域,几乎全盘按照李奇维的纲要实施。
但是取消科举和成立学部等事,兹事体大,影响国体,故还在商议之中。
当然这只是官方的通告,真实情况是大佬们的利益划分还没有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