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启国离开后,李奇维站起身后转,看向办公桌后面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
这还是他从英国带回来的。
虽然地图在细节上无比粗糙,毕竟这个时代高精度的地图是绝密,普通人不可能得到。
但是大体的国家分布情况,和后世的地图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李奇维结合自己以前的知识,配合地图,开始研究南洋的情况。
清末名人辜鸿铭曾这样概括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其中西洋代表欧美诸国,东洋特指樱花国,比较好理解。
而北洋和南洋,其实含有两重意思。
第一重,清末至民国时期,国家划分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
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其中北洋就是后来北洋大臣、北洋新军中“北洋”的名称来源。
第二重,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沿海地区等。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些国家都没有独立,全是西方各国的殖民地。
李奇维的地图上清晰显示着西方列强瓜分南洋的情况。
在南洋的诸多地方中,有一处非常特殊,华夏人称婆罗洲,西方人称加里曼丹岛,位于南洋中心。
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岛,面积达到了7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江苏省的大小。
在后世,整个婆罗洲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三个国家占据。
而现在,则被英国和荷兰殖民统治,岛上大大小小有几十个土著势力,不过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