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3月10日,李奇维应普朗克的邀请,以伦敦国王学院物理教授的名义,前往柏林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重新回到欧洲,李奇维还没去拜见普朗克呢。
普朗克也是知道自己这个弟子一切处理妥当后,才发出邀请。
之所以不私下单独邀请,而是以学校的名义,就是为了方便李奇维报销。
毕竟这是正规的学术交流活动,算正常的出差,不仅报销吃住费用,还能有补贴。
普朗克爱徒心切,可见一斑。
物理学家只是名气大,不代表一定有钱。
想想爱因斯坦以前是什么生活就明白了。
普朗克作为柏林大学物理系主任,他的年薪也只有8000马克,约为400英镑。
这个时候英国的一个熟练产业工人,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00英镑。
所以,能省则省。
不是每个人都像李奇维那样财大气粗,手底下还有那么多公司。
李奇维带着巴克拉等几位教授,共同前往柏林大学,受到了普朗克的热情接待。
师徒六年未见,普朗克非常开心,他打趣道:
“布鲁斯,你终于舍得回来了。”
“如果早知道你要任职,我应该亲自去英国找你的,怎么也得把你拉到德国来。”
“德国的任意一所大学,任意职位,你都可以随便选。”
“看来,你的汤姆逊导师也太小气了,连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的位置,舍不得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