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电子自发吸收和自发辐射,两种跃迁方式的示意图旁,又加了一个示意图。
只不过这个示意图相比前两个,多了一个东西。
左边有一小段带箭头的波浪线。
右边是两小段同样的波浪线。
这表示它们应该是同样的东西。
爱因斯坦说道:“这个波浪线箭头代表一个光量子。”
“而示意图表示的,就是光量子和激发态电子碰撞的过程。”
“当电子已经处在激发态时,如果这时候我们用一个光量子去撞击电子,那么电子并不会吸收这个光量子的能量。”
“电子会受到碰撞,立刻向低能级跃迁。”
“而且在跃迁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和碰撞它的光量子一模一样的一个光量子。”
“波长、偏振等性质完全一样。”
“这种电子跃迁方式,我把它叫做【受激辐射】。”
“用于撞击的光量子的能量,需要等于高能级和低能级的差值。”
接着爱因斯坦开始计算,把光量子和电子看成小球,使用力学公式进行模拟计算。
“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会有疑问。”
“这个所谓的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有什么区别吗?”
“因为两种过程中,电子发射出的光量子的频率都是一样的。”
“它只和能级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