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这个词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
比如,一列火车疾驰而来,即便它已经开始刹车,但也不能立刻停下来。
因为我们知道火车具有惯性。
并且在普通人的认知中,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它的惯性越大。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惯性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质量可以衡量惯性的大小?
这是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并不是从头开始的,而是预设了很多内容。
物理学严格算起来,应该是从伽利略开始的。
古希腊的那帮人,他们更注重的是思想的辩论,而不是具体的实验。
比如关于运动。
古希腊哲学家上来就研究运动的本质,讨论物体为什么会运动。
但是却不去研究物体到底是怎么运动。
说白了,他们不去研究过程,直接讨论结果。
而伽利略不同。
他是第一个将理性思维和实验结合起来的人。
他通过实验去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从而发现规律。
其中惯性定律就是他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静止状态和直线匀速运动状态,是完全等价的。
并且他给这种状态起了一个名字,就叫:惯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