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布鲁斯会议,相比第一届,看起来好像有点平淡。
李奇维讲完广义相对论后,连提问的都很少。
不像之前的会议,大佬们唇枪舌剑,你问我答。
看起来刺激无比,每一秒都是灵感的碰撞,智慧的交锋。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双方的水平必须在同一个层次,不能相差太远。
你总不能让一个小学生去和大学教授有效交流吧。
当初的量子论也好,狭义相对论也罢。
它们的难度并不在于数学,而是其中包含的物理思想与直觉。
大佬们争论的也是这些问题。
李奇维虽然领先众人,但是在这些理论上,所有人的水平没有质的差距。
然而,广义相对论一出,情况就变了。
李奇维现在已经是断崖式领先所有人了。
他的广相更是基于强悍的数理逻辑推导而成。
简直就和欧氏几何一样坚不可摧。
如果有人能像提出黎曼几何补充欧氏几何一样,找到广义相对论的问题,那确实牛逼。
但很遗憾,在场的大佬们不认为会存在这样的人。
那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