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租界分为两个部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1863年,英国和美国在上海的租界合并在一起,组成了公共租界。
后来通过慢慢扩张,租界区域不断变大。
现在,公共租界分为东西北中四个地区。
中区和北区处在最繁华的阶段,那里也分别是英美以前的单独租界。
公共租界既不归英国政府管,也不归美国政府管。
而是由租界内的商人权贵们自发选举,选举出特定数量的董事,然后成立工部局。
工部局就相当于公共租界内的政府。
英国和美国的领事只有司法权,不得干涉工部局的任何决定。
城市建设、税收、维护治安等,都是工部局的权力。
然而在法租界情况就不同了。
法租界内虽然也有和公共租界工部局功能类似的公董局。
但是法国政府对于法租界有绝对的控制权。
这也跟法国人有大政府倾向有关。
他们想在海外开辟出一块制度试验田,测试国家主导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而且法租界内还保留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是革命思想传播之地。
两种租界制度,也造成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内截然不同的特色。
后世有一句玩笑话:公共租界是商人的天下,而法租界则是流氓和革命家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