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三十多年,物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这两种理论都有各自的物质和存在基础。
相对论适用于宇宙时空和宏观天体的研究。
而量子力学则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其根基就是原子结构的研究。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两大理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李奇维前世,天文学和微观粒子学都有各自的终极问题。
天文学: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微观粒子学:宇宙中存在的几十种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否统一?
这两个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物理学家。
前人挖的坑,只能后人来填了。
而现在,1919年,原子学即将开始挖坑了。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在担任实验室主任后,默默向李奇维偷师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经验。
大组会就是其中一项。
每月选取其中一天作为大组会,整个实验室所有人都要参加。
然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各研究生轮流上台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台下其他人可以随意提问。
有时候,各导师和研究员也要上台分享。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查漏补缺,看清自己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