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技术要突破,会不会难度太大了?”王建民一贯的做事比较严谨保守。
十年前,第一颗卫星上天的时候,他的老师宋佳东采取的策略就是能减则减,只要能保证卫星在太空中广播一首歌曲即可。
而如今,按照李大国的思路,卫星一下子要增加的功能,突破的难关太多,他担心把控不住这么多的风险。
“王师兄不必担心,眼下电研所的集成电路技术已经非常稳定,太阳能供电有汪大严汪教授在专门负责,问题也不大,至于可折叠的机械部件,师弟我还算比较擅长。
当前唯一需要突破的就是锂电池技术。
有了锂电池,卫星的供电模块的重量,至少可以省去三分之二。
空出来的空间和重量,足以搭载更多的部件。”
李大国虽然稳健,但向来不是保守派。
他更注重的是项目的性价比。
好不容易上天一枚卫星,还不得好好利用其价值。
“我赞成小师弟的想法。既然要搞,咱们不妨搞的惊天动地一些。”
短短的几个小时接触,曾哲明已经完全被李大国的能力和眼界所折服。
自己这个小师弟别看年纪不大,但其底子真不是一般的扎实。
而且曾哲明本身属于海归人士,他向来有股子傲视天下的傲气,从不认为自己的技术比别人差。
“汪大严教授也能支持咱们的项目?”
于洪如略带诧异的询问。
要说汪大严,那可是和宋佳东教授齐名的科学巨匠。
再早之前,俩人也曾在不少重要项目中有过紧密合作,说是田学林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