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一词,最初是个贬义词,在八十年代初期,它基本上就是待业青年、劳改犯的代名词,不是啥正经人,因为正经人都是吃国家饭的,铁饭碗才是正经人的追求。
现在是77年,知青大规模返城运动还未爆发,上山下乡的政策依旧在实行。
明年,也就是78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第十个年头,震撼全国的滇省知青大返城运动就要爆发了。
而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便是《知青工作四十条》,该决议肯定了wg以来上山下乡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且强调上山下乡依旧要继续执行下去,与工农相结合。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今后农场(兵团)知青一律按照国企职工待遇,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前文提过,上山下乡分两种,一种插队,与农民混居在一起,一起劳动,有机会抽调回城,一种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农场,这种知青是聚集在一起,半军事化管理,有工资,但是很少,而且不能招工回城。)
简单来说,这些支边的知青就不再是‘知青’了,而是变成职工了,彻底断绝了知青返城的愿望,而这部分滞留边疆的知青人数高达200万。
他们将最美的,最宝贵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祖国边疆,到头来却连返城的权利也没了。
滇省西又版纳的知青在机缘巧合之下率先爆发了,从78年年底至79年年初,历时几个月,通过写联名信请愿、串联、上访、罢工、卧轨、绝食等方式争取个人权益。
最终,他们成功了,争取到了回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