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用来限制武将,防止他们握紧了军权造反的吗?
怎么要用到咱文官身上呢?
“太孙殿下,此举不妥?”
黄子澄连忙出声阻止。
“有什么不妥?”朱允熞笑着问道。
黄子澄拱手,张了张嘴,准备说出去的话,又突然吞了回去。
若说专政弄权,欺上瞒下,武将可以,文官做得更多。
胡惟庸难道不是文官吗?
李善长难道不是文官吗?
他们可都被以谋反罪处死的。
既然如此,那用来钳制,防范武将的措施,为何就不能用到文官身上呢?
他愣在那里,竟是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反驳的理由来。
若是一开始就讨论这些措施,黄子澄可以编出一万个借口来反对。
比如密奏制度影响君臣信任,破坏君臣关系。
朝廷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皇帝英明,臣子自然贤良。
若用密奏制度,大臣彼此猜忌,小人阴险告状,天下风气,就此坏矣。
再比如朝廷应该优待咨政大臣,给予种种高待遇,如此方能体现天子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