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
京师城门处,三块巨大的青石被搬运了过来。
上面刻有三位高义之士的名字,还有事迹。
其中自然有方孝孺的名字,他将售卖王羲之真迹《游目帖》所得的百万两银子,全都捐赠给了朝廷。
稳稳拿下了第一名的宝座。
而另外两人,则分别付出了三十万两和二十万两的代价,留名募捐石。
自此受万民敬仰,每一个经过京师城门之人,都能看到他们的事迹。
至于朝廷,则只是请人搬了三块石头,刻了些字而已。
便毫无任何损失的,拿到了总计三百余万两的捐赠,充入国库之中。
虽然相较之下,可谓少的可怜。
但胜在几乎毫无代价,几块石头而已,对朝廷能有什么影响?
如果三块石头等于三百万两,那朱允熞当真是恨不得立他一千个再说!
可惜这种事情,不好重复。
朱允熞也只能悻悻作罢,继续准备发行新一期国债的事情。
随着石见银山的消息刊登上百姓日报,消息自然而然传开,京师百姓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应天府内,同样如此。
如今百姓日报的传播度实在是太大了!基本每出新的一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传遍整个大明!
而今,关于石见银山,关于倭国拥有露天银矿的事情,也已过去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