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屯田制(2 / 2)

“志才,帮我写一封信!”

戏志才非常清楚金茂的想法,不由得泼冷水道:“主公,文若自有主张。”

“若是他愿来,自然会来。”换而言之,不愿来,强行绑来也没用,就跟孙策一样。

顶级人才都很有个性。

金茂脸又垮了,道:“志才啊,你要是不能给我找个人来管九江郡。”

他直勾勾地看着戏志才。

后者知道,这是赶鸭子上架,要他管!

戏志才眼珠一转,道:“主公,九江郡刚经历战乱,光凭几个文士如何能治理得了?”

“除此之外,您是否想过,万一山贼强盗再度横行,百姓又该如何安心种地?”

金茂觉得很有道理,示意戏志才继续说。

“主公请看!”

戏志才来到堪舆图前,指着九江郡四周。

“如今九江郡已成一片赤地,四周各州郡也没好到哪里去。”

金茂不断点头,北边豫州盗匪之患还没平息,东边徐州黄巾又重新闹起来,西边庐江郡刚经历大战肯定也有诸多匪患。

南边丹阳郡就更不用说了,祖郎根据地的山越不好好处理,还能再爆发一波大乱。

看起来,九江郡完全被孤立。光靠流民想要恢复生产,同时又恢复民生,难如登天。

就算土地再肥沃,不能跟会稽、豫章、吴郡三地连成片,将来发展起来,也将是别人嘴边的一块肉。

当然,戏志才还没想到那么远,他只是凭借直觉,以及不想跟社畜一样当牛做马,才往这方面去思考。

“主公,您觉得九江郡实行屯田制如何?”

戏志才提到的屯田制在西汉时期就大规模运用在四方边疆,对于会稽郡来说也不算稀奇。

因为金茂现在兼任的会稽郡南部都尉,一开始设立时,本质上就是个屯田官。

永宁县和东冶县就是这么建立起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不过,西汉那时候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经济社会制度,第一个实施屯田制的人是曹操。

眼下曹操还在洛阳当议郎,所以,戏志才提出的屯田制也算是因时因地制宜。

“细说!”

金茂对历史不懂,但对屯田制很感兴趣。

戏志才行礼道:“先请主公见谅,这个制度我也是刚刚想到,还不完善。”

金茂肯定道:“没关系,多大点事。”

戏志才这才开始将心中所想大致托出。

也就是在金茂原有的合作基础之上,再加一条。

“所有土地归主公您所有,不论士卒、俘虏、百姓全都只能获得一定比例分成!”

戏志才又根据各阶层福利待遇不同,分成比例也不一样。

士卒最高,能有4-5成,耕战期间包吃住、包分配,偶尔还包配偶。

百姓其次3-4成,包吃住、包分配。

流民包吃包住,五年内不参与分成,五年后看情况分配田地屋舍。

俘虏,戏志才原定是终身不参与分成,金茂觉得太过于残忍,应该给他们一点希望。

最终,俘虏按照投降态度,分为四个等级,从五年到二十年不等。

并且俘虏的后代与流民同等,若是一家子都是俘虏,可以累计缩短年限。

比如父子二人都是二十年,父亲苦干十年死了,这十年可以加给儿子,也就是说,儿子只需要十年就够能获得百姓的身份,反之亦然。

此外。

二十万流民按照军队一样,编成四个区,分别设立一名田官。

每个区五万人,编队到什伍,按照军事管制,要遵守军法。

这就有两个好处。

一、不耽误耕种,甚至比百姓种地还好使。

二、将来有大量的兵员可以随时招募,只要经过简单训练就能成为普通战力。

将来,万一有敌寇入侵,攻破九江郡都无比困难,可以给后方三郡形成良好的缓冲地带。

“妙啊!”

金茂赞叹:“志才,你不亏是吾之子房啊!”

这次戏志才欣然接受这个称呼:“多谢主公夸奖!”

“不过,我倒是还有个问题。”金茂犹豫道:“丹阳郡怎么办?”

丹阳郡刚好卡在豫章、吴、会稽、九江四郡中间,如鲠在喉。

再加上丹阳郡守周昕态度良好,金茂实在不好意思,现在就翻脸赶人走。

戏志才笑容危险道:“主公,不可因小失大,有些时候,仁慈会伤到您自己。”

金茂还是很犹豫道:“周昕不是敌人,我对他下不了手。”

戏志才非常欣慰,跟着这样的主公也就不用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既然如此,主公就给周昕一个机会,看他能不能把握得住。”

戏志才建议道:“我等也可以在丹阳郡回收一些无主之地或者荒地,实行屯田制。”

“吸纳原祖郎所部山越以及附近百姓,依照九江郡例进行屯田。”

“若是周昕乖乖顺从照做,一切好说,若是不从…”

金茂伸出右手往下一斩道:“驱逐或杀之!”

戏志才恭维道:“主公英明!”

(本章完)', ')')

最新小说: 太一道主 云梦神泽 道影 同时穿越:我于诸天铸就不朽之名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 洪荒之改写封神 穿成总受的白月光妻子(背德 强制1v3) 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 重回八零当军嫂,被纯情硬汉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