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能说是“好”,而应该说是一种漂亮好看到极致的书法。??仅仅只是一个字,就让所有看得震惊不已。??现场不是人人都懂书法,但即便是不懂书法的人,也能够在一瞬之间被这个字折服。??实在是太好看了!简直说不出的写意和潇洒。??看到这样的字,简直就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视觉享受。??这绝对是最顶尖的书法。??这个年轻人竟然是一位顶级书法家???等等,现在所有著名的顶级书法家中,只有一个人非常年轻。??而且,那个年轻人书法还是最顶尖的。??那么,眼前这年轻人的身份,简直呼之欲出。??天啦!??现场所有人全都在一瞬之间,变得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他们已经猜到了李凡的身份。??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完全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会有如此机缘。??但这绝对是真的。??能够将字写得如此完美的年轻人,绝对只有传说中的李凡一人。??李凡仅写了一个字,就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当然,这是因为李凡并没有隐瞒身份的打算。??不然,他随便改变一下笔迹,就没有人能够认得出来了。??现在并没有隐瞒身份的必要。??现场最兴奋的人,自然是之前那个年轻男子了。??他胡乱写了三句诗,然后实在是写不出第四句了。??然而,谁能想到最后,竟然会是李凡来帮他写出第四句诗。??这到底该是怎样的机缘,才能够遇到这样的事情啊???年轻男子前所未有的兴奋激动,甚至激动的整个身子都微微有些颤抖。??他这一次怕是要出名了。??因为,他这一次将会是关于李凡的新故事的主角。??想想就让人莫名的激动。??年轻男子很想和李凡打个招呼,但张了几次嘴,都没有说出一个字。??他很紧张,害怕会唐突。??而现在似乎也不是打招呼的时候,李凡正在写第四句诗呢。??好吧,那就先等李凡写完之后再说了。??而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李凡的身份,那这第四句诗就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那可是诗词第一人,诗仙李凡啊!??年轻男子从未有过的期待。??而现场其余人这个时候也是一样的,也是从未有过的期待。??对于他们来说,这第四句诗根本没法接。??但是,他们知道对于李凡来说,那就一定只是小菜一碟。??而且,李凡还是接得非常好。??所有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而李凡写的第一个字“飞”,就说明这四句诗只怕不会继续数数了。??这当然是应该的。在他们想来,第四句诗应该是继续数数。??除了继续数数之外,其它也没法接啊!??毕竟,前面三句都在数数。最后一句如果不数,肯定会显得很不自然。??但对于李凡来说,显然不可能会这样。??……??马上就大年三十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年三十。??希望每一位读者朋友,以及你们的家人,都能够平平安安。??健康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也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一次的困难。??向奋战在第一线的所有人员致敬!??你们都是英雄!都是国家的脊梁!??这个世界因你们而美丽!??愿你们都平安!??……??第2456章这就是诗仙的实力吗???李凡当然不可能像他们想的那样,第四句诗还要继续数数。??那么,李凡的第四句诗到底是什么?就实在是太让人期待了。??第一字是“飞”字,后面会是什么呢???现场所有人全都非常期待。??刚刚众人心里的震惊和兴奋说来话长,但时间不过只是一瞬。??李凡在写了第一字“飞”之后,并没有停留,而是一口气直接将一句诗写完。??“飞入芦花总不见。”??……??“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是前世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最后一句又有“飞入芦花皆不见”、“飞入芦花都不见”等说法。??相传,这是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合作的诗。??乾隆皇帝写了前三句平平无奇,纪晓岚随后作出第四句,使得整首诗的奇峰突转,瞬间化腐朽为神奇。??这首诗虽然相传是乾隆皇帝和纪晓岚所作,但这应该并不真的。??因为,这应该是源于一首极为相似的诗。??前世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一个是“梅花”,一个是“芦花”,仅仅只有这一点区别而已。??相传,初到扬州的郑板桥,因为穷困潦倒而暂住在焦山别峰庵。??一日,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然后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读书人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请郑板桥作诗。??郑板桥答应了,提笔写下了“一片两片三四片”前面三句。??一群读书人见了嗤笑不止,十分有优越感。??然而,郑板桥不慌不忙的写出了最后一句,“飞入梅花总不见”,异峰突转,一群读书人燥红了脸。??这最后一句一出,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郑板桥的这首“奇”诗名传天下。??或许正是因为它的特殊和出名,这首诗传着传着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梅花变成了芦花。??芦花通常在入秋之后开始开放,到了冬天依然不会凋零。??寒风中的芦花,一丛丛,一簇簇,团团绵绵,微微软软,在风雪中摇曳,是一种极美的景色。??芦花团团簇簇的,从效果上看,或许比梅花要更好一些。??所以,梅花变为了芦花。??其诗人作者也由郑板桥变为了乾隆皇帝和纪晓岚。??李凡对于这首诗可谓非常的熟悉。??而在这个世界,在这西湖白堤上,这首诗的前面三句被一个年轻人写出,让李凡有些惊喜,有些恍惚,又有些感慨。??前世今生,在这一刻似乎又出现了重叠。??这是一种缘分,又或许是一种冥冥注定的天意。??所以,李凡其实是非常愿意,将这首诗的第四句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