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几个老大人中,有一人身穿青衣,双手裹在套袖里,一直眯着眼。
旁边一人要急躁得多,出声道:“黄大人,您倒是给句话啊!”
“是啊,黄大人,再这么下去,这流州跟灵州还是我大璃的吗?”
“要我说啊,咱们就联名上书朝廷,这种事不阻止的话,以后商贾之人都能随意入仕了。”
“要我说,就是荒唐!哪有商贾做官的,历朝历代的史书上都不敢这么写。”
众人在几个老大人的引导下,更加对此事愤慨。
在他们这些人眼中,流州、灵州的官位,就算是他们不坐,也不能随便给其他人。
他们一直在等灵州王府低头,解散女子书院。
这女子书院还没解散呢,又弄出个商贾之家可以入仕。
你若是卖点勋官也就算了,反正不会参政,空有个名头。
如今可是实打实的各地官员,甚至有可能还会在州府任职的。
商贾都是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真让他们做官,这岂不是让流、灵两地的官场乌烟瘴气。
他们都曾在朝中或地方上任职,怎么可能能任由这种事发生。
更不能让灵州王,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他们,甚至觉得自己在挽救整个大璃官场。
一直没说话的黄大人,是宋林书都忌惮的人,他名叫黄元,致仕之前,是礼部左侍郎。
在这群人中,他的官职是最高的。
因此,这些人都以他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