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赵国的首功,平定赵国的功劳,我们军队已经取得了。”
“若再争功,必遭人嫌,我大秦军虽不内斗,但同袍之间,绝不能生隙。
此次邯郸之战,我军大胜,斩廉颇之师,非独我军之功,亦赖王翦上将军及时援手,此乃一份恩情。”
“当然,我们亦需回报此恩。”
赵烈向三位将领言道。
尽管赵烈年轻,但历经两世,他深知为人处世之理。
若将灭赵之功尽揽己身,何以让友军争功?
此必成罪过。
“上将军意在整编赵军降卒,故意不攻城,以便让王翦、桓漪两位上将军领兵争功,以此回报恩情。”
屠睢等三人思索片刻,有所领悟。
“谨记。”
“莫贪眼前小利,得罪于人。”
“否则他日再遇此情,即便王命在身,他人亦不会全力相助,毕竟我大秦一切皆需军功。”赵烈语带警示。
“上将军教诲。”
“末将明白。”
三人鞠躬行礼,恍然大悟。
“好了。”
“邯郸之事尚多,你们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