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
天空露出一抹鱼肚白,黎明的光芒划破了黑暗。
扶苏走在血流成河的大营中,看着满地的尸体,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相比较于赵方在清河县屠杀,这些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了。
此刻城中的起义军也在袁空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他们所有人都看到了这里的惨状,同时也对北关军的士兵多了惧怕。
“收缴所有能用的武器,战甲,马匹,每个人带足三天的口粮,剩下的全部烧毁。”
这是扶苏传下来的命令,对于最后一条起义军中的百姓中有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们都是农民,造反本就是没有粮食,吃不饱,现在眼看着有到手的粮食却不能要,这谁心里会好受。
对于这些的不满,还没等扶苏如何,袁空就直接把这些人叫到一起,深刻的批评了一番。
无非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总之是压下了起义军中所有不满的声音。
扶苏得知后,笑了笑,袁空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这是他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念头。
可随后就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或许是担忧,也或许是不满。
袁空能这么快的压下军中不满的声音,靠的是什么呢?
是武力吗?是谁反对,不满就杀了谁吗?
当然不是,这种愚蠢的事情袁空这个工于心计的人怎么会做得出来呢。
扶苏最先想到的就是乡族宗法,这是一个与郡县制同样重要,比郡县制存在时间更长的一种治理制度。
这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封建朝代中,宗族有大有小,而封建社会中最大的宗族就是皇族王室,如果将所有皇族之人所构成一个宗族,而皇帝就是这个宗族中的族长,掌控道德与法度的权力。
大的宗族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掌控小的宗族,这就是宗族社会的阶级最直观体现。
在起义军中,宗族体现的也很明显,各个派别林立,这是扶苏已经发现的,而袁家就是这些小的宗族中最为强大的,掌控最直接的话语权。
所以袁空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那些小宗族的领头人就会自然的压下自己队伍中和袁空表达的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