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产量高,但特吃土地的肥力,土豆相对而言弱一点,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还是,无论是红薯还是土豆都是属于不能多吃,短时间应急用来充饥是没有任何问题,但长时间,还是建议这个杂交水稻,对身体也好,反正产量都摆在这里。”
15.3石一亩的杂交水稻,产量上来了,对大明而言,都能做到让百姓再无饥荒,但口感味道和养人,都是红薯和土豆远远不如的。
“还有其他的作物,比如这个玉米,这也是特殊品种,亩产量达到了1042公斤,都快赶得上杂交水稻了,但它如同这红薯土豆一样,都是作为副食,用来调节口味的。”
“如果觉得北方人吃不习惯水稻大米的话,还有这个,小麦,经过后世改良的品种,亩产量能够达到900公斤。”
“商店里面所有的公斤单位,都是后世的,你们自己可以按照我刚刚跟你们说的度量单位区别,自己去换算一下,无论是那个,这些作物,都是可以让你们大明永远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作物种子这一块,苏杭对老朱聊的比较细,比较多了一些。
倒不是因为老朱的缘故。
而是为大明百姓。
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前期还好,到了明朝中期,小冰河来临,各种天灾,各种减产,再加上明朝本身的作物产量又偏低,这一来一去的,连绵不断的荒年,百姓哪里还有吃的。
这没了吃的,基本的生存都是个问题了。
谁还在乎你这个王朝姓谁叫什么?
这不,中后期各种农民起义不断,尤其是末期的时候,一句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无数百姓跟着一起蜂拥,谁能挡得住啊。
说是说,明亡于农民起义。
实际上,大明亡于气候。
或者更近一步,不仅仅是大明。
几乎每一个王朝的兴衰灭亡,都跟气候变化脱不了关系。
什么土地兼并等等,这都是后来的因果。
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产生各种变化,然后导致了更多更恶劣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