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刺史府。
荆州牧刘表端坐上方,下边则是蔡瑁、蒯越等幕僚,以及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
当然还少不了三子刘珏。
“江夏乃是荆州的门户,现在黄祖一死,又有孙权在一旁窥伺,江夏定然军心不稳,江夏太守的人选得尽快确定,诸位觉得何人可以担此重任?”
刘表看了众人一眼,最后看向了蔡瑁,说道:“德珪,说一说你的想法。”
蔡瑁起身拱手说道:“主公,黄祖老迈昏庸,镇守江夏要地,本就难堪重任,主公正好趁此机会,选一个年富力强、腹有谋略的大将,担任江夏太守一职。”
刘表轻叹一声,说道:“德珪说得倒是简单,但是选谁去好呢?”
听到刘表的话,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江夏太守之职,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的是抗拒江东的重任。
此时荆州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刘表手底下的大将,却只有文聘等寥寥几人。
但文聘需要镇守荆北,抵御北边宛城的曹军,轻易调动不得。
刘表见众人不说话,忽然看向了刘珏,开口说道:“珏儿,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提议。”
昨天夜里,蔡夫人已经对刘表说了,希望让刘珏担任江夏太守。
刘表也颇为宠信蔡夫人,加上蔡氏和蒯氏的影响,他早就打算让刘珏继承自己的位置。
对蔡夫人的提议,刘表也颇为心动,让刘珏担任江夏太守,正好可以锻炼一下他。
霎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珏的身上。
刘表最小的儿子,年龄不过十八岁,才干和名气都不显著,能够有什么高见?
刘珏早有准备,起身出列,没有丝毫犹豫,大声说道:“回父亲的话,儿子愿意担任江夏太守,为父亲分忧解难!”
一瞬间,在座的除了蔡瑁之外,都纷纷露出震惊之色,没想到刘珏会这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