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如此,一场南征打下来,孙权手中的兵马也是重新回到了六位数。
虽然这点兵马无论是相较于曹魏亦或是蜀汉,都已经算不得是有多么巨大,但好在东吴的正面战场远没有汉、魏之间宽广。
因此,这上十万的数字还是给了孙权巨大的勇气,以及重新参与三国游戏的信心。
于是,这边陈群安排的“半夜狐叫”和“鱼腹藏书”还没有进行呢,东吴那边便已经开始出现“祥瑞”了。
很显然,若是没有孙权的默认,这些“祥瑞”断然不会出现得如此巧妙而繁复。
是的,根本不需要魏国撺掇,吴王孙权自己就已经将称帝之事提上了日程。
这倒也不难理解,毕竟东吴可是连续获得了两场大胜(南征山越也算一场),若是不飘起来,那就不是孙权了。
只是,如此一来,倒是让一众的魏国细作们有些不知所措了起来。
甚至一时间,魏国的细作们都还不敢继续执行既定的计划了。
毕竟,若是过犹不及让东吴方面察觉到什么,可就不好了。
不敢耽搁,魏国细作的负责人也是快速派出了使者回返邺城,将东吴最新情况一一上报。
对于东吴方面突然的“信心爆棚”,陈群也着实是有些意外。
思虑再三,陈群还是决定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给东吴孙权的称帝之路再添上一把火。
与吴国境内的细作不同,身居高位的陈群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吴王动了称帝的心思,便再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碍其登上那个至尊之位了。
而自己下属的作为,很可能能够加速这一过程,而且哪怕是被孙权知道了,也只会以为这是魏国默许的态度而已。
基于以上的判断,陈群也是立即下令,各地细作按计划行事。
于是,在魏国的推波助澜之下,劝进的声音终于也是出现在了吴国的朝野之间。
而整个吴国朝野,除了吕蒙、陆逊等极少数人竭力反对孙权称帝之外,其余人等都是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劝进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