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咬定青山……东西南北风。
陈乾挥毫泼墨,一口气写完这首诗,并在末尾题上了日期。
柯良看着眼前的字迹,眼中闪烁着赞赏之光。
“妙啊,真是妙不可言!”
“这字写得实在是好极了。”
“《竹石》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力透纸背。尤其是‘咬’与‘破岩’等词,生动刻画出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
“而最后两句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柯良由衷赞叹道。
翠竹虽历尽风雨,却仍坚韧不拔,挺立于世,傲骨铮铮。
柯良连声赞叹道:“这不仅是描绘了竹子的品格,更是借物喻人,映射出人的精神风貌啊!老朽读此诗,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是妙笔生花,妙不可言。”
林元崇嘴角微扬,打趣道:“看来你对自己的评价颇高呢。”
柯良轻哼一声,目光转向陈乾,感慨万千:“崔浩荣一生刚直不阿,竟得如此佳徒。唉,可惜我辈之中,难觅这般人才。”
“现在总该满意了吧?”林元崇问道。
“满意,当然满意。这孩子的确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在年轻一代里堪称楷模。”柯良答道。
面对长辈们的夸赞,陈乾谦逊地回应:“伯达公过誉了,诗词之道不过是一技之长而已,晚辈实不敢当。”
柯良捋着胡须摇了摇头,“老夫从不说虚话,你的才华足以匹配这份赞誉。虽然诗词只是表达方式之一,但透过它们能够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你的作品展现出了高尚的情操,非俗人所能为也。”
谈话间,柯良对陈乾其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老夫想听听更多你的创作。”
于是,林元崇便开始背诵起《蜀道难》、《明月几时有》等名篇,每字每句都如同珠玑落盘,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