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受尽冷眼,难为世容。”
“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
她们饥寒交迫,饱受摧残。”
“社会上有这样一群孩子,她们尚且年少,却已沦为犯罪的温床,惨遭迫害。”
“社会并不关心她们的名字,也不在意她们的来历,只用这样的代号来称呼她们——「神待少女」。”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她们的故事。”
以这样的介绍作为开场白,少女语重心沉地说起来。
何谓「神待少女」?从字面意思上看,可以理解成期待神明降临给予庇护的少女。
然而,这里的“神”却并非宗教意义上的神祇,而是那些能够为她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人。
她们大多才上初中或高中,却因为家庭破裂和校园霸凌等极端原因离家出走,不得不流落街头。
她们身无分文,缺少打工所需的身份证明,也得不到任何亲友的帮助,以至于生活难以为继,只能在网上寻找能够收留她们的人。
然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会凭空掉馅饼。
在那些居心叵测的“神明”眼里,这群迷途的羔羊无异于上好的美食,专门供他们享用。
为了换取短暂的温饱和住所,神待少女往往会被带回家中或者酒店,并为此支付一定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