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笑着,看着面前的太乙真人,其身形,几乎是要在这玉虚宫当中显化出来。
按照他过往的习惯,这一切,他都会选择一个人背负,而不让任何人知晓——尤其是自家的弟子。
不过,在未来和大天尊交流过后,元始天尊对于大天尊的理念,亦是有所认同,认为可以试着和自家的弟子,探一探自己的所想,所思——不过这前提,是自家的弟子愿意主动来问。
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太乙真人敢来他的面前问问题,而且还不是因为天地大势来问,不是因为未来来问,而是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道途,自己实在是拿不准,这才来问。
但相比于过往,什么都不敢来问的情况,至少,太乙已经敢于开口了。
所以,元始天尊在这一方面,也说的相当的详细,详细到,令太乙真人有些惶恐。
同样的,太乙真人在知晓了这前后过后的回应,也同样令元始天尊欣慰。
其言,请盘古幡往东海——而非是请法旨往东海。
这意味着,太乙真人在下这决心时,便已经考虑到了和截教交恶的可能,也做好了自己来背负这责任的准备。
“涉及玄门正统,纵然涉及上清师叔,弟子也顾不得了。”太乙真人坚定的道。
“请师尊赐下盘古幡。”
虽然都在反天庭,但对于人道的认知,截教和阐教,亦是有所不同的——阐教一直都不主张和人道过分的亲近,而截教和人道,却过于的亲近。
而这种分歧,最根本的源头,就在于仙道和人道的不同。
在此时的太乙真人看来,截教,很有可能,是已经更加的倾向于人道,而要脱离仙道,这无疑是对玄门的背叛。
刹那,太乙真人又想起了另外的一件事。
——既然元始天尊知晓敖丙是从未来而至,那为什么,连元始天尊,都不曾阻止青龙的显化呢?
“太乙,以你之见,这天地的未来如何?”雕塑化作元始天尊的虚形,在这玉虚宫中走了一步,然后立于宫门面前,背对太乙,面向宫外的天地。
“虽然人道酷烈,如火煎熬天地,但此劫过后,人道元气,必定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