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六年春,乍暖还寒,北方边境却突生战事。
鞑靼的铁骑如汹涌潮水般,冲破边境防线,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成焦土,百姓流离失所,哭嚎声响彻旷野。
告急的文书像雪片般飞抵京城,朝野震动。
晨曦微露,皇宫大内的钟声便急促响起,雄浑的钟声在寂静的晨空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宁静。
文武百官们从京城的四面八方匆匆赶来,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往日里的悠闲自得早已不见踪影。
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冷峻,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忧虑。
他俯视着殿下的群臣,等待着他们的奏报与对策。
随着太监何鼎那尖细悠长的“上朝——”声起,百官们整齐地跪拜行礼,山呼万岁。
礼毕,兵部尚书刘大夏,声音颤抖地说道。
“陛下,鞑靼此番来势汹汹,边军虽奋力抵抗,但其神出鬼没,使军民损失惨重。”
话音未落,朝堂上一片哗然,尽管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武将们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定国公徐永宁挺身而出,大声奏道。
“陛下,鞑靼犯我大明,实乃欺人太甚!
老臣愿挂帅出征,定将鞑靼逐出边境,扬我大明国威!”
然而,文臣们却面露忧色。
户部尚书侣钟上前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