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想要重开科考,取贤纳才,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哪怕已经将其中的道理讲出,刘病仍然没有要改口的打算。
一些人最是心急,赶紧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关乎重大,处理不好有损朝廷颜面。”
“是啊!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莫要逞一时之强。”
正所谓,忠言逆耳。
刘病头一次感受到,不禁摇头苦笑,这些臣子还是没能领会到自己真正的意图。
在场这么多人,唯有卢泛舟略有洞察。
他试探性的开口询问道。
“难道陛下已有缜密计划?”
“知朕者,泛舟也!”
刘病轻笑几声,紧接着就把话挑明,与在场之人毫无遮掩。
“从前朝至今,开科取士看似合理,实则不然。”
“寒门子弟的学问再好,到最后也很难受到重用。”
说起这些话,刘病的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科举制度有形无实,仍然改变不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现象。
以至于一些真正有学问的人对科考制度很是嫌弃,宁愿在乡间当个教书先生,都不愿意入朝为官。
“众爱卿,你们能和朕讲讲吗?为什么天下有才之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