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冬之后,王还真已经许久未曾见过下雨了。先前一直位于东京以北,只要变天,落下的必然是雪花,而不是雨滴。
虽然这几日他们被琐事缠身,但从这落雨来看,显然他们如今已经进入了大宋的南方腹地。否则此时落下的应当是雪而不是雨。
因为先前在那山顶荒庙之上,还曾下过雪。而从王还真遇袭到现在,不过两三日的光景。按照马车的行驶速度来估算,他们此时应当已经进入了亳州地界。
亳州隶属淮南东路,紧邻东京应天府,地处汴京至江南的重要航线上,乃是大宋经济与文化的交汇之地。亳州北至永城、南达蒙城,西起鹿邑,东至淮北。
亳州原本名为南兖州,乃是谯县的故地。说起谯县,自东汉时期开始,谯县便是豫州刺史部所在地,节制着堪称天下英华的豫州一地
像是历史有名的曹操父子,便是生于此处。最终通过南征北战,由曹丕建立了曹魏,并将谯尊为五都之一。可以说来头很大。
而且如同许多古代帝王一样,曹丕也乐于衣锦还乡,并以此扩大了谯郡的行政建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南北朝时期。
北魏在淮河一带设立了北谯郡,而谯县的故地,也就是南谯郡则被侨置为南兖州。北周建德六年,在北周灭北齐后,于南兖州设总管府,治小黄县。
后来直到北周大象元年,因小黄县为古商汤南亳故地,遂改南兖州为亳州。这便是亳州名字的由来,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而王还真之所以选择从这里走,也并非仅仅是因为,想见识一下这个从秦汉时期,传承到现在的古老州郡。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亳州与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大宋朝开国不久,亳州人陈抟便被宋太宗尊为“希夷先生”,陈抟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陈抟老祖’。最关键的是,亳州又是道教太清祖师的分身,老子的诞生地。
许多道门经典,如《天宫宝藏》《云笈七签》等等。都是在此地诞生的。而亳州太清宫,供奉的便是太清一脉的祖师,太清道德天尊。
所以作为太清的门人,虽然如今太清一脉已经凋零,但于情于理他都要去拜会一下。这也是他为何会选择从此经过的原因。
可惜的是,如今亳州就在眼前,而当时与他讨论的人,却不知去向。王还真叹了口气,对着一旁正在忙着遮掩火堆和行李的苏妙依,招了招手道。
“雨下大了就回来吧,那些行李都放在箱子里,一时半会也淋不透。你现在身体虚弱,小心着凉。”
“没事,先生。我把火堆挡上,不然待会他们回来浑身湿透。连个烤火的地方都没有。”苏妙依并未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王还真一想也是,就没再劝她。反正现在雨下的也不大。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似乎老天觉察到了他的想法。
原本如针细的雨丝,骤然变得黄豆大小。打在四周的树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不过好在苏妙依的速度很快,短短不过半炷香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