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人不愧是镇子上的名门望族,就连饭食也甚是丰盛。各种饭馆才能吃到的小炒,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一行人痛痛快快吃了个饱。
当然,这些人当中却并不包括王还真。他此时脑子里,一直在回想灵雯子刚才说的话。此时的他,从未有如此的迫切,想要找灵雯子询问一番。
但是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让二人独处。而王还真想要询问的事情,又多为私事。无奈之下,他只好静心等待机会。
所以虽然饭食丰盛,但他仅仅是浅尝而止。虽然太清一脉并不像玉清宗那样门规森严,门内的道人对于肉食并无什么禁忌。
但是肉类的浊气要比瓜果蔬菜等多得多,所以王还真基本上不怎么喜欢吃肉。这并非是矫情,而是一路南下的过程中很少吃肉,逐渐养成的习惯。
待众人用过饭食之后,那顾大人交代了几句,说自己年事已高,便回去休息了。至于收徒一事,待晚上家宴再行过拜师礼。
这是一种民间的习俗,正如姑娘嫁人一般。中午都是宴请四方来客,而晚上的家宴才是重头戏。在这期间,一般拜师之人都是不见师父的。
这一点如结婚之前,女方不见男方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表示自己对于父母的不舍,另一方面也是给双方准备的时间。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拜师的习俗,真正道家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不过灵雯子乃是客人,既然到了主家,客随主便,自然随地方的习俗。
更何况她先前比斗出了大力,如今脸色苍白,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于是拜师一事,就顺理成章的安排到了晚上。
王还真等人被管家与灵雯子安排在了,一个前后相邻的院中。顾家不愧是大户人家,先前王还真自下邑,见到过陈善人的宅子,那座四进大院就已经很震撼了。
但是与顾大人家相比,却还是差了不少。别的不说,虽然王还真不知道整个镇子有多大,但是顾家祖宅,至少占了整个镇子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这顾家到底有多大!那老管家说起此事,带着些许自豪的对王还真说,顾家乃是此地的名门望族,自大宋开国便扎根在此。
如今家中大大小小有近百口人,可以说整个镇子一半的人都在顾家。所以给王还真等人每人安排一个房间,可以说根本不在话下。
王还真先前与众人商议的时候,本打算吃过饭就离开的。但谁知擂台发生了这种情况,让他不得已出手,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现在顾大人如此热情,甚至给他们安排的住处。再者说了,吃过人家的饭就走,似乎有些太过失礼了。当然,在这其中,王还真的主观想法,占了很大一部分。
之所以并没有选择离开,是因为他一直有话,想要找灵雯子询问清楚。这种答案明明就在眼前,却不能开口询问的感觉,让他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所以与众人商议过后,王还真决定留下参加今夜的拜师礼,正好在此处休整一夜。待众人都回到各自的房间之后,王还真独自一人坐在屋内的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