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美国送两名宇航员上空间站,原本打算住几天,没想到,上去的时候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回不来了,在上面足足住了几个月!
虽然这是飞船的锅,但是也说明了应急发射航天器的重要性。
咱们太平洋集团是民企,当然不会搞什么弹道导弹,咱们搞的就是民用的火箭!
梅尔尼科夫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那么,你们打算投入多少资金?“
“我也不清楚研究要花多少钱,每年投入一亿,够吗?“
一亿!
梅尔尼科夫的心中满是震惊,太平洋集团果然有钱!
“秦总,请问,贵方这个研制团队在哪里?我……能不能……”
“梅尔尼科夫先生,您是想要加入我们的研发团队吗?”
“是的,我想要加入你们的团队。”梅尔尼科夫点头。
“我们的团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入进来的。”秦锋说道:“您得证明您的实力才行。”
“当然可以,你们要如何证明?”梅尔尼科夫说道。
“目前,我们正在研制的全新推进剂是nepe,这种技术属于世界一流的,在你们大毛那边,应该也是保密项目,我也不难为你,这种材料就不说了,htpb技术,在全世界已经流行了二三十年,这种技术,你们应该有吧?随便拿出一种来,让咱们看看你的水平如何。”
啥?
梅尔尼科夫很想说,秦总,我们最先进的技术就是htpb材料啊!您要求的,岂不是我们的最先进材料?但是,这话不能说,否则就会被鄙视啊。
大毛时代的技术是最先进的,怎么可能会没有更加先进的nepe推进剂?
必须有!
想到这里,梅尔尼科夫点头:“好,我可以展示一款htpb材料!”
“走,去我们的研发部门!“秦锋心中那叫一个美啊!
整个基地虽然是航天部门和太平洋集团共同使用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划分的,这些用拜科努尔基地发射装置所在的位置,是太平洋集团使用的,不仅仅有发射场、总装大楼等等,也有专门的研发车间。
走进研发车间,可以看到无数人在忙碌,其中多半都是老毛子,很多人还都认识。
梅尔尼科夫看着场地中央那个飞船模型,心情复杂。
自从苏联解体,大毛就一直在吃老本,航天部门也没有研究过任何新东西,想要研制,要么去西方,要么来东方!
而这里的研发产品,看着也是很先进的,二十吨左右的宇宙飞船,大部分载荷都会在返航的时候带回来,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这绝对领先了联盟号宇宙飞船一代,甚至领先全世界!
“秦总,贵方有合适的火箭来发射它吗?“梅尔尼科夫忍不住开口。
“当然有,梅尔尼科夫,你既然要加入我们了,我倒是可以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手里可不止有长征二号火箭,我们还在研制一大批全新的火箭,比如说,长征五号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二十五吨,可以轻松地把我们的飞船发射上去。“
“秦总,以前的时候,贵方曾经对全世界宣布,说要搞空天飞机。“
“那是骗美国人的。“秦锋笑着说道:”空天飞机那东西,技术难度太大,根本就没有研制成功的可能,当年美国人用一个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的经济给拖垮了,现在,我们当然也可以用类似的计划,把美国人给拖得筋疲力尽。“
梅尔尼科夫的目光复杂:“多谢秦总,您对我真是太信任了!“
那是自然,你要是不加入,以为能活着回去吗?秦锋心中暗笑。
当然,这个只能藏在心中,不能说出来。
“来,这边,有我们专门的固体推进剂研发部门。“秦锋带着梅尔尼科夫,进入其中一个车间,进去之后,里面都是清一色的东方专家。
“各位,我来介绍一款htpb推进剂……“梅尔尼科夫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对面有人在飞快地做记录,也有人在思考,等到梅尔尼科夫说完,对面开始提问了。
“也就是说,这种推进剂的密度只有1.735克每立方厘米?这个数据听着有些差。“
梅尔尼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各位,我们还有更加先进的固体推进剂技术,但是这属于高度机密,我不能说,只能告诉大家这种。“
“嗯,咱们就说这技术有些差啊,咱们自己的推进剂都能达到1.8以上,你们居然这么低,原来是低端品,好,那咱们再说燃速方面,你们这控制手段有些落后啊!“
“嗯嗯,的确是这样……“
会谈还在继续,另外的房间里,屠老的眼珠子瞪得很大,目光中神采奕奕。
“秦总,您这办法真不错啊!“屠老兴奋地说道:”老毛子这技术已经很不错了,和咱们的不相上下,甚至咱们可以参考之后,研制出来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个梅尔尼科夫专业能力很强,有他来研制,咱们的先进固体推进剂可以更容易地研发出来!“
“嗯,接下来,可以给他个具体的任务。“
研发新一代固体推进剂,那是要看运气的,他可以一边研发,一边搞实用化的重点项目。
“什么任务?“屠老眼睛放光。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咱们就说,自己正在研制这个项目,让他加入进来,先把咱们空空导弹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固体推进剂不仅仅用在弹道导弹上,也用在其他很多导弹上,空空导弹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空空导弹的射程,和固体推进剂的技术息息相关,同样大小,同样装药量,早期的空空导弹只能飞十到二十公里,现在却能飞五十公里之外,靠的就是固体推进剂的不断发展。
但是,目前来说,这种推进剂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就算是再提升,射程也不可能有翻倍的进步。
要翻倍,就得想其他的办法!
欧洲走的是冲压发动机的路线,这种发动机可以利用大气层内的氧气,从而减少氧化剂的携带量,同时攻击全程都有动力,哪怕到了末端,机动性依旧很高。
但是,只有欧洲玩冲压发动机,咱们东方大国和美国,玩的还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才是正道,至于射程问题,可以从结构上来改变!
“双脉冲发动机?“屠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总,这技术路线,真的没问题?“
秦锋笑了笑:“那是自然!“
导弹还是原来的大小,但是内部的结构改变了,用隔板把动力燃烧舱室分开成两个舱段。
首先点火的自然是后面的舱段,这个舱段的发动机迅速燃烧,快速地把导弹推到足够高的速度上,然后,隔板破碎,中央的缓慢燃烧发动机点火,推力不需要多大,只要能保证巡航速度不掉就可以。
这种技术搞出来之后,甚至还可以有多段燃烧室,到末段甚至还能来个冲刺!
就算是推进剂还是原来那么多,采用了这种不同燃烧方式,导弹的射程也能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多了不说,翻倍是没问题的,美国的aim-120,就靠着这种技术,从七八十公里的射程翻倍到一百四五十公里,而我们的霹雳-15,技术更是逆天。
到现在为止,航空兵装备的战机是先进的,歼十一和歼十四,足能承担起来保卫祖国领空的任务来,更不用说还有领先一代的隐身机,但是,配套的导弹却没有跟上,就算是电子技术一流,这动力系统的落后,还是摆在眼前的大问题。
趁着这个机会,把导弹射程问题也给解决了!近距导弹也能打到五十公里之外,中距导弹直接打两百公里以上!
“好,那我们就把他拉进来!不过……怎么和他说这件事?“
秦锋笑了笑:“这个简单,告诉他,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未来空战的项目,
加入这个项目,每个月额外给他两千美元的工资。“
“就两千?会不会太少了?“
“不少,他看重的是科研项目的价值,而不是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