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诗,字公举,犍为郡人。
早年为刘璋属官,任绵竹令,有一定的名声。
后来刘备进攻绵竹,他开城投降。
刘备任命他为督军从事,后见其缺乏军事才能,便改任牂牁太守。
那时候牂牁并没有在朝廷手中,所以他并没有赴任。
因而常常作为使者出行各地方传达中央的政令。
若是刘禅在此,他应当是能认出费诗的毛病,反驳型人格。
这并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习惯性表现出质疑、否定等负面态度的人格特质。
另外,他也发觉劝阻刘备称帝是一个闻名于史的机会。
因为称帝这种事,正反说都有道理,现在群臣都顺之而独自己逆之,定然是要被史书专门记上一笔的。
以诤直之臣而名留青史,这是多少读书人可望不可求的机会。
而且君主是刘备的话,自己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危。
以自己的才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做个大名士。
自己的家世并不显赫,没有人脉和资源,家族子弟也就没有养望的办法。
郡县长吏察举孝廉,他家子弟的排名都排到几十年之后了。
这样下去,他们费家岂不是要没落了?!
不如用自己的政治前途,搏一个名声在外。
这样将来子弟便能享受到他名声的隐蔽,顺利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