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
“禁!”
法帖升空,突然每个人心头莫名浮起一股审视的力量,每个人心中不禁拷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也犯了这五恶?
赵无忌奇怪自言自语,“这是出自哪篇?为何我从未修习过?”
楚歌没想到温良玉竟然用的是法家典籍,前段时间他俩讨论关于武朝律法的改革,楚歌曾随口说过这句剽窃来的话。
当时两人讨论人性善恶,温良玉曾问他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关于善恶之论在儒道院也历来争执不下,楚歌当时考虑良久,说如果生灵的欲望算是一种恶的话,那人性本恶。
刚出生的小孩自然不懂得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只有最原始的欲望,饥饿就想食物,饥寒就找温暖之处,是欲望驱使着本能。
所以需要通过教育来达到后天的善,并用律法来规范道德的底线。
没想到温良玉活学活用,竟然将这句话用于斗法之中,调动的不是天地之势,而是法家的势。
有秩序,自然就有律法,有律法,便有法家的势,楚歌不禁赞了一声,温良玉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资质毫无疑问上佳。
以他们的修为自然无法调动天地之势,就算楚歌也是好几次借了原创诗词的势而已。
温良玉却巧妙的独辟蹊径,借用的是法家之势,自身修习的本就是浩然之气,竟然契合无比。
拓跋彦良再也发不出第三刀,被法家的势所禁锢,体内不断有什么东西游走,却找不到宣泄之处,全身肌肤不断隆起。
终于拓跋彦良抬头看向温良玉,目光赤红而呆滞,眼中竟然有无穷无尽的杀意,那把随手借用的灵器被他抛弃,一柄长柄大刀从储物戒中跃出落于手中。
楚歌不禁皱眉,拓跋彦良的这柄法宝竟然是以杀意蕴养,冰冷的锋芒刺骨,庞大的杀意冲向法帖,温良玉手书的法帖抵挡不住,化为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