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小山子的故事还未讲完,王府的卫士就带着一块巨大的青玉来到赵家,作为对赵清川破案的酬谢,赵家上下都被这份厚礼惊呆了。
赵清川应付了王府卫士后,让小山子继续讲述,小山子兴奋地说:“县衙那边,李勘还在受审,而襄城伯爵府那边,从早上起就热闹非凡。
伯爵和他的夫人柳巧蝉直奔县城知府衙门,大吵大闹,县城知府林远大人不得不派人来江都县了解情况。
但是,王府的卫队阻止了他们进入县狱调查,后来,伯爵夫妇亲自来到江都县衙要人,王府卫队甚至摆出一副准备动武的样子,坚持继续审问李勘。”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小的就先告退了,等有了新的消息再来报告。”说完,小山子匆匆离去,留下赵家的人还在震惊中。
“渊儿,你认为这事如何?”赵垣瑾深知事情的复杂性,想要听听儿子的意见。
“这是一个机会。”赵清川认真地说。
“什么机会?”赵垣瑾追问。
“弥勒庙案发生后,附近的房屋因尸臭而无人问津,现在正是购买房产的好时机。”赵清川解释道。
“别提这些了!”赵垣瑾见儿子嬉皮笑脸,没个正形,气得真想给他一耳光。
“我是问你,贤王审问李勘的事情进展如何了?”赵垣瑾追问道。
“还没完。”赵清川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依我看,贤王恐怕从李勘那儿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昨晚云霞说的上当,我现在有点明白了。”赵清川若有所思。
赵垣瑾一听,心里一阵紧缩,儿子卷入此案,至今
生死未卜,就像一把刀悬在他们头上,若贤王未能从李勘口中得知鹿邑郡主的下落,导致她失踪或遇害,王爷一怒之下,那块烫手的石头很可能就会落在赵清川身上。
赵家上下都在焦急等待案件的最新消息,直到傍晚,只有小山子来报,说李勘在大牢里受刑,已是奄奄一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音讯。
晚餐后,全家人聚在院子里纳凉,谈论起今日之事,却发现赵清川默默回房,换上了外出的衣裳。
“你这是要去哪?”赵垣瑾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