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乾也理解蔡康年轻气盛,况且第一次领军便取得了胜利,那场战斗打得十分出色。
想到这里,林乾继续说道:“这次的战斗你就别想了,我心里有数。”
“你年纪还轻,将来有的是机会上战场。”
“所以这次你就别挂念了。”
“这次对薛延陀,我是绝不会手软的。”
林乾提到韶州之战,周围的人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寒意,不由得心惊。
没人知道林乾对那次战役有多重视。
大家都劝他攻打那些参战国,但他拒绝了。
他知道,短暂的胜利意义不大。
那时的大安虽能胜,但代价高昂,几乎是以命换命。
那时的大安还不富裕,若真开战,更多百姓会受苦。
这会导致长久积累的问题爆发。
高官显贵或许不懂,战争最苦的是百姓。
他们不会挨饿,可百姓怎么办?
因此他放下成见,暂时放下仇恨。
在他离开的五年间,他命令军队不与外界接触,转而大力发展国内。
如今时机成熟,他认为时候已到。
既然薛延陀不知收敛,他也不再留情。